| 
 | 
| 企业单纯为节省治理成本,选择了不适用的活性炭浓缩吸附工艺VOCs废气组分复杂,治理技术多样,适用性差异大,技术选择和系统匹配性要求高。企业新建治污设施或对现有治污设施实施改造,应依据排放废气的浓度、组分、风量,温度、湿度、压力,以及生产工况等,合理选择治理技术。据介绍,在选择VOCs治理技术时,“好用、不贵、省心”是企业的核心诉求。而当下所暴露出的问题是,企业由于缺乏了解,更多在意 “不贵”这一因素,在五花八门的工艺选择中,忽略了“好用”这一处理工艺应有的本质。与此同时,日前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针对凹版印刷、涂料油墨等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公布了11起典型案例警惕“3类VOCs高效治理设施问题”;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既有企业自身问题,也有第三方服务领域问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典型问题(三) 选择不适用的/错误选择活性炭吸附工艺问题 
 该公司使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CO。生态环境部门使用便FID携式设备监测,总VCOs处理前1517mg/m3,处理后845mg/m3,严重超标,去除效率仅为44%。主要问题是固定床活性炭吸附效率较低,面对较高浓度有机废气很快吸附饱和,无法及时脱附。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企业单纯为节省治理成本选择了不适用的活性炭浓缩吸附工艺。 
 【案例二简介】 某胶袋有限公司有2台凹版印刷机(2色、8色各一台),1台凸版印刷机;印刷车间整体密闭收集。该公司使用活性炭吸附+CO催化燃烧,治理设施2万风量,投资金额23万。 2023年9月20日,生态环境部门去现场监测,非甲烷总烃处理前浓度为243mg/m3,处理后107mg/m3,去除效率约56%;总VOCs约307mg/m3,处理后约115mg/m3,去除效率为63%。主要问题是活性炭吸附效率不高,难以达到80%的去除效率,排放超标。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企业单纯为节省治理成本而错误选择了造价较低、不适用的活性炭浓缩吸附工艺。 VOCs高效治理设施 警惕这3类突出问题 下面是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在VOCs高效治理评估验收(凹版印刷、涂料油墨等涉VOCs重点行业)中发现的三类突出问题: VOCs废气经高效治理后,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均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有关排放要求,并确保排放稳定达标与污染物去除效率不低于80%的双重控制要求。部分企业高效治理工艺选择不当,由此带来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产生有害物质损坏治理设施,或运行费用过高等问题。 1.选择了活性炭或沸石固定床吸附浓缩等非高效工艺。主要问题表现为活性炭或沸石固定床吸附材料吸附容量较小,吸附效率较低,处理较高浓度有机废气很快吸附饱和,无法及时脱附且脱附不均匀,不能满足废气排放浓度稳定达标与污染物去除效率不低于80%的相关要求; 2.瞒报原辅材料种类或用量,导致治理工艺选择不当。部分企业瞒报原辅材料种类和使用量,导致委托的第三方工程治理单位对VOCs废气产生浓度估算不足,难以去除中高浓度废气。如实际产生中高浓度有机废气,但选择了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沸石转轮+RCO(CO)催化燃烧治理工艺(中高浓度适宜采用沸石转轮+RTO(TO)高温焚烧治理工艺),导致废气焚烧热解去除不彻底,治理效果不佳;再如瞒报使用含卤素原辅材料(如二氯甲烷等),废气含氯离子,经焚烧后产生盐酸等强酸物质,造成催化剂中毒和治理设施快速腐蚀。 3.对生产规律和废气产排认识不清,盲目选择工艺。部分企业生产不连续或废气浓度不高,但未经浓缩直接采用RTO焚烧处理,大量依靠天然气助燃,导致能耗过高,运行费用成倍增加,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委托的第三方工程治理单位业务不精、工程质量把关不严,甚至欺瞒欺骗、以次充好,未按照吸附法、燃烧法等技术规范化要求设计和施工,高效治理设施治理参差不齐,导致设施治理效果大打折扣,推高企业的运行成本,给企业带来治理设施建设和运维费用的双重压力。 1.治理设施设计、施工存在问题。治理设施脱附温度或催化燃烧温度过低,无法满足脱附条件或者难以实现热解氧化效果,使用RTO焚烧工艺但达不到有效燃烧温度,造成废气去除不充分,废气排放浓度较高。 2.第三方工程服务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VOCs高效治理设施对设备设施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要求较高,部分无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的第三方工程治理单位欺瞒欺骗企业,恶意低价获得合同,然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导致设施工程质量地下,甚至明显安全隐患,造成企业治理成本无效投入、重复投入。 3.施工工程粗糙,细节未完善。如设施密闭性不佳,存在废气泄露问题;再如将注塑吹膜等低浓度废气混入印刷和烘干的高浓度废气,导致治理设施风量过大、设备规模增大,加大治理设施建设费用,也影响整体治理效果。 4.第三方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委托的第三方工程治理单位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显示废气经治污设施治理后稳定达标,通过虚假检测蒙混过关。 未按照《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T 397-2007)等有关规定规范设置废气排放口,采样口未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或距离弯头、阀门、变径管的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采样平台距地面高度大于2米时,未设置通往平台的固定式的钢制斜梯、Z字梯、旋梯、升降梯(很多采用直梯,导致监测仪器难以达到平台)。 鉴于燃烧型、溶剂回收型VOCs高效治理设施属于中大型环境治理装备,其建设及其日常运行费用投入较大,对设备设施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要求也较高,建议企业多方比选,择优选择行业污染治理经验丰富、技术成熟、工艺可信、设备可靠、口碑良好的技术服务单位、设备供应商和工程建设单位,不宜选用技术方案不成熟、无实际投入使用,或技术路线不明(包括以专利技术为理由搪塞等方式隐瞒技术路线的)、建设运行成本不清晰、费用明显低于市场行情的方案,或只能提供与本行业治理无关案例的服务商,避免出现无效投入、重复投入,或者运行维护成本不可控而导致无法承受等情况 | 
 
                    
                






 
                    
                 
                    
                 
                    
                 
                    
                 
                    
                